中新網(wǎng)西安8月8日電 題:西安城墻下的“歌者”:“交響”秦腔與民謠
作者 張遠 周毅敏
“祖籍陜西韓城縣,杏花村莊有家園。”清晨,城墻下環(huán)城公園內(nèi)高亢的秦腔聲如同驚堂木,喚醒了古都西安,市民聚集于此,吹拉彈唱、打球鍛煉。
西安城墻始建于明洪武年間,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,是中國現(xiàn)存歷史最悠久、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之一。它如一部鮮活的史書,在磚縫內(nèi)塞滿了故事。如今,古老的城垣與現(xiàn)代城市生活相融共生,經(jīng)歷了從歷史遺跡到文化地標、旅游熱門地的“變身”。
國棉四廠退休職工劉彩英是秦腔愛好者,天氣較好時,便會來環(huán)城公園內(nèi)一展歌喉!拔以谶@里唱了20多年,一開始就是唱歌跳舞,后來看見別人唱秦腔,挺有意思。這里的秦腔自樂班天天都有,從早到晚、各唱各的。”劉彩英告訴中新網(wǎng)記者,為此她還專門拜師學習了一段時間,城墻下的氛圍也好,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休閑娛樂。
據(jù)劉彩英介紹,20世紀80年代左右,城墻下的樹木“東倒西歪”、雜草叢生,非常亂,“那時到處都堆著垃圾,與現(xiàn)在的環(huán)城公園相比,簡直就是兩個世界,也沒什么人來。”
年過七旬的盧漢也是一位城墻下的“歌者”,與劉彩英不同的是,盧漢不僅喜歡唱戲,還喜歡各種經(jīng)典老歌。“涼快、環(huán)境好、有歷史感。來這里唱歌的人有西郊的、三橋的、東郊的,主要還是喜歡這個氛圍。”盧漢說,尤其是近些年,來城墻下休閑娛樂的市民越來越多。
在盧漢印象中,1983年以前的城墻年久失修、岌岌可危,城磚缺失、四處是土,護城河淤塞不通、臭氣熏天。城墻根下大量的棚戶,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臟、亂、差。“我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,小時候也喜歡爬城墻,可以說城墻陪伴著我長大、變老!北R漢告訴記者,如今他在這里唱戲,也是唱給城墻聽。
為了讓西安城墻不再“嘆息”,1983年至1999年,西安累計投資2億多元人民幣對城墻進行保護維修。全面修復了城墻墻體,疏通護城河,改造建成60.78萬平方米的環(huán)城綠化帶。2004年,作為當?shù)卣岢觥盎食菑团d計劃”的一部分,西安順城巷改造工程啟動,以“唐”為時間坐標,力求復興自周以來直至明清、貫穿近現(xiàn)代城市歷史的完整鏈條。
巍巍古城墻,粼粼護城河。進入2014年,南門歷史文化街區(qū)全面開放,西安城墻南門作為迎賓之門、文化之門的歷史地位重新凸顯。此外,建國門到朱雀門護城河水上游覽線示范段蓄水工作完成,西安護城河再現(xiàn)“舟楫往來”美景,鴨鵝浮水河上。
不僅如此,城墻下的順城巷引入現(xiàn)代化體驗式商業(yè)理念,逐漸聚集起了風格迥異的酒吧、餐廳、咖啡屋等,曲藝社、漢服店、青年旅社靜待訪客,“老”與“新”的混搭吸引著海內(nèi)外游客紛至沓來。作為“網(wǎng)紅”城市的西安,城墻下的夜晚逐漸多了幾分“嘈雜”,年輕人喜愛的民謠樂隊也在城門洞下“扎了根”。
南門樂隊是最早在城墻下演出的民謠樂隊之一,至今已有9年時間!拔靼驳奈幕蜃詭裰{屬性,用方言創(chuàng)作的歌曲充滿歷史厚重感,讓時間舞蹈讓記憶滔滔!睒逢犞鞒鸥绺嬖V記者,一次偶然樂隊來到城墻下的門洞演奏,混響、氣氛都特別好,后來就決定在這里演出。
而在南門樂隊鼓手的眼中,每天都會有很多有趣的事,“剛才演出的時候,有一個大哥都爬到那三米以上的城墻上坐著看,雖然熱情,但也要注意安全。”
樂隊的演出時間是晚上八點開始十點半結束,這樣對周邊的影響較小!翱梢哉f是跟這座城市達成了‘默契’,西安是一座偉大的城市,開放、自信、包容,包容我們的音樂夢想!本鸥缣寡裕菈ο碌挠慰捅姸,尤其近幾年更是爆發(fā)式增長,這樣就可以讓游客們體驗到民謠的“邂逅”,感受一下古老的城墻和現(xiàn)代音樂的一個結合。
“白天的西安,夜晚的長安!本鸥缯f,歌聲喚醒了滄桑的城墻,墻內(nèi)是西安人的煙火日常,墻外是現(xiàn)代都市的繁華景象。(完)
責任編輯:王雨蜻